为满足学生多元化、个性化的成长需要,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,学校现开展2025年微专业项目立项建设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微专业项目
1.微专业项目是指为更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和产业人才需求,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以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为目标,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限制,围绕某个特定学术研究领域、产业发展趋势或者专业核心素养,提炼开设的一系列课程的人才培养项目。
2.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(学信网)备注信息,不授予学位。学生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,并通过开设单位与教务处审核,可获得学校统一发放的微专业结业证书。
二、建设要求
1.面向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、传统产业转型、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、低空经济以及民生服务保障等人才急需领域,优先开设急需紧缺型、应用技能型、交叉复合型“微专业”,微专业的名称可使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名称,也可自行设计,鼓励建设的主要类型如下:
①急需紧缺型。主要面向社会需求减少的相关专业,通过与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、低空经济以及民生服务保障等就业市场人才急需领域结合,拓展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内涵;
②应用技能型。主要面向就业竞争力不足的专业,通过围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设置课程,鼓励“专业+人工智能应用”“专业+职业通用能力”模式,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实用技能;
③交叉复合型。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趋势,围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要等设立“微专业”,促进其知识融合创新。
2.每个微专业项目原则上开设5~8门课程,总计10~24学分,学习周期为2~3个学期。
3.微专业项目须制定完备培养方案、授课计划、教学大纲等。
4.为鼓励学院积极开设微专业,学校将在政策上予以支持,并对微专业建设情况进行目标绩效考核。
三、材料提交
1.《河北工程大学微专业项目申请书》(附件2)(word+PDF);
2.《河北工程大学微专业项目培养方案》(word+PDF)及论证报告(附件3);
3.《河北工程大学微专业项目申报汇总表》(word+PDF)(附件4);
4.截止时间:5月15日(星期四)17:00,逾期不接受报送。
以上材料电子版,学院统一打包命名为“学院+微专业材料”并发送至jiaowsz@hebeu.edu.cn,纸质版汇总表签字盖章交至行政楼211。
联系人:刘凤丽 安娜 联系电话:3967689
教务处
2025年4月25日